關閉選單
跨境合規新挑戰:EQS Group 分享全球法遵策略與企業應變架構

在全球法規日益複雜、互聯的環境下,企業面臨的不僅是合規壓力,更是信任與競爭力的考驗。EQS Group 董事總經理 Marco Goldberg 於 Help Net Security 專訪中指出,企業若能正確理解並落實跨境合規策略,不僅能避免罰則,更能在客戶、合作夥伴與監管機構間建立長期信任。本文將整理訪談重點,並提出可應用的合規架構,協助台灣企業在全球市場中穩健前行。

合規不只是避罰,更是信任資產

Goldberg 強調,合規的價值早已超越「避免罰款」的範疇。當企業在隱私保護、資料治理與風險管理上展現高度透明與一致性,便能在全球市場中贏得信任。這種信任不僅來自消費者,也來自監管機構與商業夥伴。

企業若在某一市場遭遇合規失誤,其影響可能迅速擴散至其他地區,導致品牌信譽受損、合作中斷,甚至影響募資與上市計畫。

理想的合規平台:歐洲隱私嚴謹 + 美國操作效率

Goldberg 提出一個理想的合規平台設計思維:結合歐洲式的隱私嚴謹與美式的操作效率。具體特徵包括:

  • 以資料保護為核心架構(非附加功能)
  • 支援 GDPR、EU AI Act、美國州法(如 CCPA)等多地法規
  • 具備高度可用性與使用者友善介面
  • 可快速部署並整合至既有企業系統
  • 支援多語系、多角色、多地區的操作需求

Goldberg 強調:「合規平台不應只是工具,而是業務推動者(business enabler)。」

美國企業常見盲點:系統碎片化與缺乏整合視角

Goldberg 指出,美國企業在面對歐盟法規(如 GDPR、AI Act)時,常因歷史架構與併購造成系統碎片化,導致:

  • 多套工具並行,無法統一管理資料與風險
  • 手動流程多,易出現人為錯誤
  • 缺乏「單一視窗」掌握全球合規狀態

Goldberg建議企業應導入集中式平台,整合資料、流程與風險視角,才能真正應對跨境合規挑戰

CEO必須理解的風險:合規失誤即信任崩盤

Goldberg 提醒高階主管,合規失誤不只是法律或財務問題,更是信任的破壞。一旦發生資料外洩或違規事件,影響將擴及:

  • 消費者信任下降,轉向競爭品牌
  • 監管機構加強審查,導致營運受限
  • 合作夥伴中斷合作,影響供應鏈與商業拓展

他強調:「品牌聲譽是不可妥協的資產,合規失誤可能造成長期忠誠度與市占率的流失。」

全球合規策略框架:EQS Group 建議的五大構面

根據 Goldberg 的分享,企業可依以下五大構面建構全球合規策略:

  • 法規地圖(Regulatory Mapping):建立全球法規清單,涵蓋資料保護、AI治理、反洗錢、ESG揭露等,並標註適用區域與更新頻率。
  • 系統整合(Platform Consolidation):整合既有合規工具與資料來源,導入集中式平台,實現單一視窗管理。
  • 角色分工(Stakeholder Alignment):明確法遵、資安、法務、營運等部門的責任分工,建立跨部門協作機制。
  • 自動化與監控(Automation & Monitoring):導入自動化稽核、異常偵測與合規報告功能,降低人為錯誤與反應延遲。
  • 教育與文化(Training & Culture):推動合規文化,將法遵意識納入員工訓練與績效指標,提升全員風險敏感度。
台灣企業的應用建議:在地化與國際化並重

對台灣企業而言,跨境合規不只是面對歐盟或美國法規,更需兼顧在地法規(如個資法、金融監管)與國際標準(如 ISO/IEC 42001、NIST AI RMF)。建議如下:

  • 將「合規」納入企業 ESG 與永續策略
  • 導入支援中英文操作的合規平台,提升內外部溝通效率
  • 與國際顧問或技術夥伴合作,掌握最新法規動態
  • 建立「合規即競爭力」的思維,將法遵轉化為品牌優勢
結語:合規是全球信任的語言,不只是法條的遵守

Marco Goldberg 的分享提醒我們,合規不只是法條的遵守,更是企業在全球市場中建立信任、展現責任與爭取競爭力的語言。台灣企業若能善用技術、制度與文化三者整合,將能在多變的法規環境中穩健前行,並以合規為基礎,打造永續且具韌性的國際品牌。

資料來源:https://www.helpnetsecurity.com/2025/09/17/marco-goldberg-eqs-group-world-compliance-regulation/
 

本文整理五大合規架構,協助台灣企業在信任、風險與永續間取得平衡,打造具韌性的國際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