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應用軟件推出企業合規管理系統:協助企業加速應對歐盟資安韌性法(CRA)合規管理要求
前言
歐盟 Cyber Resilience Act(CRA)
已於 2024 年 12 月10日正式生效,將於 2027 年11 月 10 日起全面實施,該法規要求所有具數位元素的產品(Products with Digital Elements, PDE)必須符合網路安全標準,涵蓋汽車 ECU、通訊模組、車載應用、OTA 平台、電動車充電系統等。這是首次將產品全生命週期安全納入歐盟強制法規的舉措,
留給汽車產業準備的時間有限。
若不合規,將面臨高額罰款,最高可達 1500 萬歐元,或占全球營收的 2.5%。這對汽車產業而言,代表 OEM 與 Tier-1、Tier-2 必須重新檢視產品開發與維運流程,並將資安與法規遵循納入設計核心。在這種法規背景下,汽車產業必須將資安納入設計、開發與維運全階段,建立完整的流程、工具與職責架構,以確保合規性與乘客安全。
UN R156:軟體更新管理系統
除了 CRA,汽車製造商還需遵守 UN R156(Software Update Management System,SUMS)的規範。R156 明定所有具備軟體更新能力的車輛,必須擁有通過認證的 SUMS,並每三年進行一次重新評估。台灣應用軟件公司將UN R156的SUMS 要求,以四個"S"歸納整理出以下重點事項:
更新必須安全(Safe):確保更新不會造成駕駛風險或功能異常;同時需具備失敗回滾與容錯設計,避免更新失敗造成車輛失效。
更新必須安全可信(Secure):需具備防止惡意軟體植入與防止未授權更新的機制,包含簽章驗證、防回滾、更新檔案完整性檢查。
日誌必須完整可查 (Scrutable):系統必須具備更新紀錄追蹤與稽核能力,保留完整日誌,確保可追溯性。
更新必須分斷可控 (Staged):OTA 更新需額外滿足要求:包括更新過程不得影響車輛行駛安全、需於更新前清楚告知駕駛更新目的、功能影響與不可使用時間、更新後需回報結果與是否成功。
R156 與 ISO 24089(軟體更新工程)正逐步整合,形成更系統化的軟體更新安全審核流程。對車廠而言,若未建立 SUMS,將無法通過歐盟型式核准,產品也無法在歐盟市場合法銷售。
CRA 對汽車產業生態系的重要性
雖然車廠目前已經遵循如 UN R156(軟體更新管理系統)等法規的要求,其中部分規定的內容亦與 CRA 接軌,但許多供應鏈內的各個PDE元件仍需單獨符合 CRA 的合規要求。這些包括例如:
- 第三方車載應用程式與售後市場軟體(如改裝、維修、保養、配件、升級以及其他增值服務)
- 無線連接裝置(如免鑰匙進入系統)
- 電動車充電設備(EVSE)
- 農業與建築機械中的數位控制模組
依據 《資安韌性法(CRA)》,製造商必須持續監控漏洞與威脅。若發現漏洞遭到利用,必須在 24 小時內通報歐盟網路安全局( ENISA),並迅速提出修補或是緩解措施,不遵守規定將可能面臨鉅額罰款。
違規行為包含未通報漏洞、未提交 SBOM(軟體物料清單)或未執行安全設計原則等,將受到處罰。
CRA 與 R156 的協同效應
CRA 與 R156 並非互斥,而是相輔相成。CRA 的焦點在「產品資安與合規責任」,要求廠商具備漏洞管理、SBOM 與通報能力;而 R156 的焦點在「軟體更新過程的安全與可靠性」。兩者協同後,汽車製造商需同時達到以下能力:
建立自動化 SBOM 管理機制,確保所有軟體元件可追溯。
建立漏洞監控與修補流程,並具備 24 小時內通報能力。
建立 SUMS,確保更新過程不會危及安全,並具備完整的審計追蹤。
將 CRA 的合規責任延伸至供應鏈,確保 Tier-1/Tier-2 皆能符合相同要求。
換言之,CRA 強化了「漏洞管理與責任」,而 R156 強化了「軟體更新機制」,兩者共同構建出完整的汽車資安法規生態。
PSIRT(產品安全事件應變小組)的必要性
若 CRA 與 R156 是外部的法規要求,那麼 PSIRT(Product Security Incident Response Team) 則是內部組織的必備應對機制。PSIRT 的主要任務是專責處理與產品安全相關的事件,包括漏洞通報、資安事件應變、修補與外部資訊發布。
- PSIRT 的使命
PSIRT 的主要功能是:
- PSIRT 的組成原則
PSIRT 必須具備跨部門協作能力,通常包括以下角色:
事件接收與分析人員:負責接收外部漏洞通報、進行初步檢測。
技術專家(安全與開發工程師):負責漏洞驗證、影響分析與修補方案制定。
合規與法務人員:負責評估通報義務,確保滿足 CRA、R156 等法規要求。
溝通與公關人員:負責與客戶、主管機關、媒體溝通,確保資訊一致。
管理層代表:確保資源調配,並在重大事件中決策應變策略。
- PSIRT 的運作流程
典型 PSIRT 的流程包括:
接收漏洞(Intake):建立多元通報管道,供研究人員與使用者回報漏洞。
漏洞分級(Triage):快速評估漏洞是否真實、嚴重性、影響範圍。
修補與緩解(Mitigation):協調研發團隊進行修補,並確認修補能否快速 OTA 部署。
對外通報(Disclosure):依 CRA 規範,於 24 小時內完成 ENISA 通報,並發布官方公告。
後續復盤(Post-Incident Review):檢討流程、改善工具與訓練,更新 PSIRT 作業標準。
整合 CRA、R156 與 PSIRT 的產業應對藍圖
汽車產業的完整合規藍圖應包含三大支柱:
法規遵循:依 CRA 與 R156 建立合規流程,確保型式核准與市場准入。
技術落實:導入 SBOM、自動漏洞掃描、OTA 驗證、SUMS 建構。
組織應變:成立 PSIRT,確保事件能在第一時間獲得處理與回報。
建議的實作藍圖包括:
設計階段:將 CRA 與 R156 要求納入產品規格與架構,設計 SBOM 與 SUMS 能力。
開發階段:建立 DevSecOps 流程,整合漏洞掃描、自動 SBOM 生成、持續安全測試。
測試驗證:進行漏洞演練,模擬漏洞被利用並驗證能否於 24 小時內完成通報。
維運階段:由 PSIRT 負責監控、通報與修補,確保產品全生命週期合規。
企業合規管理 (Enterprise Compliance Management)
台灣應用軟件公司在CMMI模型軟體開發管理、A-SPICE輔導實作、ISO 27001資訊安全管理領域,累積超過20年經驗,應用這些經驗發展一套企業合規管理系統 (Enterprise Compliance Management System, ECMS),以系統化管理方法為企業建構符合CRA及UN R156要求的管理平台。台灣應用軟件公司的ECMS主要功能及特性包括:
- 企業儀表版管理 (Dashbaord Management):分別以高階管理者、中階主管及第一線作業人員的需要,建構企業儀表板中企業儀表版管理方式,管理
- 漏點處理追蹤管理 (Vulnerabilities Management):ECMS將企業產品開發過程的弱點掃描和源碼檢測報告,匯入ECMS系統,依弱點的重要性進行排序、分類、追蹤管理,以量化指標在企業儀表版管理中進行管理,便於企業處理與管制弱點處理情形。
- 自動產生SBOM與管理 (Auto-update SBOM):ECMS內建軟體物料清單的自動掃描功能,能夠自動產出並持續更新SBOM,並比對已知 CVE漏洞資訊)與潛在漏洞進行交叉比對,比對結果自動匯入漏點處理追蹤管理。
- 供應鏈合規性評估管理 (Supplier's Compliance Management):ECMS內建供應商評估管理模組,企業得要求其供應商定期在ECMS中填報車載產品開發管理措施辦理情形,包括弱點掃描與處理狀態、A-SPICE ACQ.4要求事項辦理情形、ISO 26262 開發介面協議 (DIA, Development Interface Agreement)要求事項辦理情形、工具鏈合規性管理紀錄等,降低企業供應鏈管理的人力與時間成本,提高供應鏈安全管理效率。
- 車載產品威脅情資管理 (Vehicle Product Threat Intelligence Management):ECMS每天自動更新有關車載產品的資訊安全事件資訊,提供企業車載產品威脅情資,早期預警企業車載產品的潛在威脅與風險,協助企業掌握與瞭解威脅來源和發展方向。
結論
汽車產業正面臨前所未有的資安與合規挑戰。CRA 建立了全歐盟範圍內的資安合規標準,R156 規範了車輛軟體更新的安全性,而 PSIRT 則是內部組織必須配置的事件應變能力。三者結合後,才能形成完整的資安防護網:CRA 提供法規責任框架,R156 提供更新安全機制,PSIRT 提供快速事件應變與通報能力。這不僅是合規要求,更是保障乘客安全、維護品牌信譽與確保市場准入的必要條件。
台灣應用軟件公司隆重推出-一個整合漏洞管理、SBOM 管理、供應商管理和汽車威脅情資管理的平台,提供專為 CRA 及UN R156合規性設計的解決方案,讓台灣應用軟件幫助您加速合規之路—降低風險、加快產品上市時間並贏得歐洲市場的信任。 本文探討台灣應用軟件的企業合規管理系統,如何透過其平台解決方案,協助企業簡化複雜的合規流程,從供應鏈管理、風險評估到網路安全認證,讓企業能夠應對法規挑戰,為產品進入歐盟市場做好充分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