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閉選單
多語系、多場址一次通過驗證──跨國企業導入 ISO 27001:2022 的實戰經驗

面對跨國營運、多據點管理與全球法遵要求,資訊安全制度建置不再只是單一總部的內部作業,而需同時涵蓋多語系政策、一致性控制與多場域技術環境。某跨國科技公司因應客戶與集團治理要求,啟動 ISO/IEC 27001:2022 版資訊安全管理系統(ISMS)導入專案,並委託台灣應用軟件擔任專業顧問,協助推動全面制度規劃與全球驗證通過。

專案特點與挑戰

該公司在亞洲多地設有研發中心與營運據點,涵蓋台灣、中國與海外業務機構,並於多個城市設有資料中心與雲端服務系統。為符合同步驗證需求,專案推動時面臨以下挑戰:

  • 各地區有不同語言與組織文化,文件溝通與制度宣導困難

  • 各機房系統環境、資產結構、維運流程不一致

  • 權責劃分與控制實作標準需同時符合同一治理框架

台灣應用軟件之輔導策略

台灣應用軟件團隊以「統一架構+在地適應」原則,採用多層次治理設計與多語系交付模式,有效整合全球多據點的資訊安全管理需求:

  1. 建置多語系管理文件體系

    • 規劃中英對照的政策與治理規範(Governance Policy),確保跨國管理一致性

    • 根據地區語系需求,分別交付繁體中文、簡體中文與英文的程序文件、表單與訓練教材

    • 文件皆導入版本管控與稽核註記機制,強化一致性與追溯性

  2. 場域導向的資產盤點與風險分析模型

    • 各機房與系統平台皆執行資產盤點(含物理與雲端)、脆弱性識別與風險評鑑

    • 結合 ISO 27001 附錄A 控制項,建立統一風險處理計畫,並因地制宜設計控制措施

  3. 導入多場址一致稽核機制與持續改善流程

    • 建構中央控管+地方執行的ISMS組織架構與稽核制度

    • 設計線上監督機制,定期彙整各場址改善狀況與稽核報告

專案成效

經過約十個月規劃與導入作業,該公司成功通過 ISO/IEC 27001:2022 認證審查,涵蓋四個國家、六個營運據點的機房與資通訊系統安全管理作業,多語系制度亦成為集團全球資訊安全規範的標準範本,並具備擴展至 TISAX、ISO 21434、NIST CSF 與供應鏈安全等後續發展潛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