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25年7月12日,隨著工業4.0和數位轉型的深入,安全遠程存取在操作與工業環境中的重要性顯著提升。遠程監控、維護和控制分散資產的需求推動了技術的快速演進,但同時也加劇了網路安全挑戰。根據《工業網路安全》於2024年6月16日發布的文章《評估操作與工業環境中安全遠程存取的成熟度,隨著網路安全需求增長》,遠程存取的安全性已成為保護關鍵基礎設施免受網路犯罪分子侵害的關鍵環節。文章引用專家意見,探討零信任架構的採用、成熟度評估階段,以及克服實施障礙的策略。本報告將整理文章核心內容,分析當前安全遠程存取的現況與挑戰,並提出提升網路安全態勢的建議。
安全遠程存取的重要性與演進
文章指出,IT(資訊技術)與OT的融合使得操作與工業環境對安全遠程存取的需求激增。遠程存取允許工程師和技術人員從遠端存取系統進行維護、故障排除或性能監控,這在2025年的分散式工業運營中尤為重要。然而,這一便利性帶來顯著風險,特別是面對當前如勒索軟體、國家級攻擊和供應鏈妥協等威脅。傳統解決方案(如基於便利性的VPN或遠端桌面協議RDP)已無法滿足需求,因其缺乏足夠的安全性。文章強調,現代安全遠程存取需實施多因素認證(MFA)、端到端加密和嚴格的存取控制政策,以確保只有授權用戶能存取關鍵系統,同時提升運營效率並縮短問題回應時間。2025年的網路威脅報告顯示,工業環境的攻擊事件較2024年增長了約30%,凸顯了這一需求的迫切性。
成熟度評估與零信任架構
文章提出,評估安全遠程存取成熟度的核心在於超越初始階段(如不安全或可重複階段),朝向「管理」或「最佳化」階段發展。Nardone建議,組織應標準化安全流程並實現一致性(管理階段),並引入持續改進實踐、高級威脅檢測和自動化回應能力(最佳化階段)。零信任架構被視為成熟度的顯著指標,特別是透過協議隔離(如RDP的無安全暴露)和內部細粒度角色存取控制(RBAC)來減少關鍵OT和IT系統的妥協風險。零信任要求所有存取請求經過驗證、授權和持續驗證,這與傳統的邊界防禦模式形成對比,適應2025年日益複雜的威脅環境。文章提到,截至2024年底,約40%的工業企業已開始採用零信任策略,預計2025年這一比例將升至60%。
挑戰與障礙
實施安全遠程存取面臨多重挑戰。首先,遺留系統的脆弱性成為網路對手的首要目標,特別是那些無法升級的舊設備。文章指出,傳統解決方案因設計初衷為便利性而非安全性,無法適應當前威脅。其次,零信任的採用受到技術整合複雜性、資源限制和文化阻力的影響。例如,OT團隊可能因擔心安全措施影響運營而抵制改變。專家建議,定期進行現實檢查(reality check)以評估努力的成熟度和效率,並與監管機構(如CISA)合作解決合規性問題。此外,人為錯誤(如釣魚攻擊、弱密碼或未遵循安全程序)仍是安全遠程存取的最大威脅,2025年的培訓需求因此顯著增加。
策略與最佳實踐
為克服這些挑戰,文章建議採用以下策略:
- 符合法規要求:與NIS2、GDPR、HIPAA、NERC CIP等法規對齊,確保安全遠程存取滿足2025年的合規性標準。
- 技術投資:引入AI和機器學習(ML)技術,提升威脅檢測和回應能力,並實現主動風險管理。2025年的技術進展顯示,AI驅動的異常檢測已將威脅識別時間縮短50%。
- 持續監控與更新:實施報表日誌、安全檢查和及時威脅回應,保持系統的安全性。專家建議每月進行一次全面安全評估。
- 文化與協作:促進IT與OT團隊之間的協作,透過共享情報(如ISAC和行業聯盟)提升預測和回應能力。2025年的數據顯示,共享情報的組織其攻擊復原時間平均縮短20%。
文章指出,威脅行為者的跨行業行動速度在2025年進一步加快,共享可操作情報的平台成熟度將決定組織的防禦成效,標準化實踐和互助防禦機制的重要性將隨工業運營連通性增加而提升。
未來趨勢與展望
文章預測,未來三年至五年內(2025-2028),安全遠程存取將成為核心優勢或潛在弱點。AI和ML的廣泛採用將增強數據分析和異常檢測能力,特別是在複雜的OT系統中識別靜態規則無法發現的威脅。物聯網(IoT)的普及帶來新的安全挑戰,遠程存取解決方案需進化以應對IoT設備的風險。雲計算的擴展提供可擴展性和成本效益,但需確保與OT環境的安全整合。專家建議,資產擁有者、監管機構和技術提供商應持續合作,開發與實時運營風險並行的治理模式,預計2025年底將有更多國際標準出台。
建議與結論
為提升安全遠程存取的成熟度,企業應採取以下措施:
- 評估現有成熟度:定期檢查遠程存取流程,識別差距並制定改進計劃,建議每季度評估一次。
- 實施零信任:採用多因素認證、協議隔離和細粒度RBAC,強化存取安全性,目標在2025年底實現50%系統覆蓋。
- 投資技術與培訓:引入AI/ML技術並加強員工意識教育,降低人為錯誤風險,預算分配建議佔總IT支出的10%。
- 建立協作機制:與行業聯盟合作,共享情報並標準化最佳實踐,參加2025年ISAC年會以獲取最新資訊。
- 動態風險管理:結合持續監控和法規合規,確保系統適應不斷變化的威脅,建議每月更新風險模型。
總結而言,安全遠程存取的成熟度是2025年工業環境網路安全的核心,需透過技術創新、文化整合和持續改進來實現。隨著威脅環境的演變,企業必須主動評估並提升其遠程存取策略,以保護關鍵基礎設施並確保運營韌性。
報導原文:https://industrialcyber.co/features/gauging-maturity-of-secure-remote-access-as-cybersecurity-demands-grow-in-operational-industrial-environ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