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閉選單
IBM最新報告:美國資料外洩成本增至1,022萬美元

報導摘要

根據IBM最新發布的《資料外洩成本報告》顯示,全球資料外洩的平均成本在五年內首次下降,降至444萬美元。然而,美國的平均成本卻逆勢飆升至1,022萬美元的歷史新高。這種顯著差異並非歸因於區域安全水準或AI影響,而是主要由於美國檢測與應變成本的年度增長14%,以及更高的勞動成本和監管罰款所致。
報告的一個關鍵發現是人工智慧(AI)在網路攻擊與防禦兩端日益增長的影響力。儘管目前AI相關的資料外洩事件佔比不高,但隨著AI應用的普及,預計此類事件將會增加。AI不僅成為攻擊目標,也同時是攻擊的助力者和防禦的解決方案。值得注意的是,運用AI於防禦的企業,其資料外洩成本呈現下降趨勢。然而,在保護AI模型方面存在顯著弱點,13%的資料外洩事件涉及AI模型或應用程式,其中高達97%缺乏適當的存取控制,這往往源於企業為追求自動化和降低成本而倉促導入AI所致。
此外,「影子AI」(未受監管的AI使用)也導致資料外洩成本增加,並造成個人身分資訊(PII)與智慧財產的損失。許多AI相關的資料外洩是供應鏈事件(佔30%),而透過提示注入、模型規避和模型反轉等方式直接操控AI機器人也佔據了相當比例。個人身分資訊仍然是主要的攻擊目標,佔被洩露數據的53%。網路釣魚已取代竊取憑證,成為最常見的初始攻擊向量,這可能與生成式AI能迅速創建具有說服力的網路釣魚郵件有關。


資安風險

美國資料外洩成本的飆升,凸顯了企業面臨的複雜資安風險:
  1. 檢測與應變成本高昂:美國高昂的勞動成本和嚴格的監管框架,導致資料外洩後的檢測、圍堵、根除和復原等環節的開支劇增。
  2. AI 應用帶來的未經管控風險:企業在快速導入AI以追求自動化和成本效益時,往往忽略了對AI模型本身的安全性考量,導致缺乏存取控制,使AI模型成為新的漏洞。
  3. 「影子AI」風險:未經資訊部門批准或監管的AI應用,可能在企業內部形成安全盲點,增加PII和智慧財產外洩的風險。
  4. 新型攻擊向量:生成式AI的普及,使得網路釣魚攻擊變得更為精密和難以識別,取代傳統憑證竊取成為主要初始攻擊手段。
  5. 供應鏈風險持續:供應鏈攻擊仍然是AI相關資料外洩的重要來源,顯示企業對第三方風險的管控仍需加強。


安全影響

資料外洩的成本不僅止於直接的財務支出,其深遠影響可能危及企業的存續:
  1. 巨額經濟損失:直接成本包括罰款、法律訴訟費、應變開支,間接損失則包含業務中斷、客戶流失、聲譽損害等,尤其在美國市場,監管罰款和勞動成本的影響更為顯著。
  2. 品牌聲譽受損:資料外洩會嚴重損害企業在客戶和市場中的信任度與品牌形象,重建信任需要漫長的時間和資源。
  3. 營運中斷:攻擊可能導致關鍵系統停擺,影響日常營運,進而造成生產力下降和收入損失。
  4. 智慧財產損失:企業的核心技術、商業機密等智慧財產一旦洩露,可能導致競爭優勢喪失和長期市場劣勢。
  5. 監管與法律壓力:嚴格的資料保護法規(如GDPR、CCPA等)將對企業施加更重的罰款和法律責任。


行動建議

面對日益複雜的資安環境和飆升的資料外洩成本,企業應採取以下行動:
  1. AI安全納入開發生命週期: 確保AI模型和應用在設計、開發和部署的各階段都納入嚴格的安全控制,特別是強化存取管理。
  2. 識別並管理「影子AI」:建立機制以偵測和管理企業內部未經授權的AI使用,將其納入資安監管範圍。
  3. 加強網路釣魚防禦:實施多層次的網路釣魚防護,包括先進的電子郵件過濾、員工資安意識培訓,以及模擬網路釣魚演練。
  4. 強化供應鏈資安審查:對所有第三方供應商進行嚴格的資安評估和風險管理,確保其遵循最高安全標準。
  5. 投資自動化與AI輔助防禦:雖然AI帶來新風險,但其在加速檢測和應變方面的潛力巨大。企業應策略性投資AI驅動的資安解決方案,以降低平均修復時間(MTTR)。
  6. 持續監控與事件應變:建立強大的安全營運中心(SOC)和事件應變團隊,進行24/7監控,並定期演練資料外洩應變計畫。
  7. 實施零信任架構:不信任任何內部或外部的用戶或設備,所有存取請求都需經過嚴格驗證。


結論

IBM的最新報告向全球,特別是美國企業發出了明確的警訊:資料外洩的經濟影響正變得前所未有的巨大,而AI雖能提供防禦優勢,卻也同時帶來新的攻擊面。在快速數位化和AI普及的時代,企業不能再將資安視為單純的IT成本,而應將其視為一項戰略性投資,關乎企業的韌性、品牌聲譽和長期生存。
從強化AI模型安全、打擊「影子AI」,到提升對新型網路釣魚和供應鏈攻擊的防禦能力,再到投資先進的自動化資安解決方案,企業必須採取全面的、以風險為基礎的方法。建立強固的資安文化,並將技術、流程和人員的防禦能力同步提升,是降低資料外洩風險和控制其成本的唯一途徑。這不僅是技術挑戰,更是企業領導層必須面對並優先解決的營運挑戰。
 

資料來源:https://www.securityweek.com/cost-of-data-breach-in-us-rises-to-10-22-million-says-latest-ibm-repo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