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在當今數位化時代,
網路風險已不再僅是IT部門的問題,而是影響企業財務、聲譽和運營的業務風險。根據Dark Reading於2025年7月24日發布的文章《Translating Cyber-Risk for the Boardroom》,資安長(CISO)需要將技術性語言轉化為董事會能理解的業務語言,確保網路安全成為企業戰略的核心部分。本報告深入分析該文章的內容,探討如何通過策略對齊、風險旅程和清晰的指標,將網路風險有效傳達給董事會,並提出具體的行動建議,以提升企業的資安治理和文化。
網路風險與業務風險的融合
文章強調,
網路風險即業務風險,這一觀點對當今企業至關重要。網路攻擊不僅威脅技術基礎設施,還直接影響股價、客戶信任和企業高層的職位穩定性。例如,2023年全球企業因勒索軟體攻擊損失高達數十億美元,且董事會成員因未能妥善管理網路風險而面臨個人法律責任。
CISO若繼續以技術術語(如威脅矩陣、修補計劃或漏洞掃描結果)向董事會報告,可能導致溝通斷層,無法有效傳達風險對業務的影響。這種斷層在董事會更關注收入增長和品牌聲譽的環境中尤為明顯。
文章指出,
CISO需要將網路安全與業務成果直接關聯,幫助董事會理解其信托責任。例如,金融部門需要了解資安投資的回報率(ROI);人力資源部門需要確保安全的人才入職與離職流程;法務部門則需與資安團隊合作,準備事件響應和監管合規。這種跨部門的協作要求CISO具備軟技能,如主動傾聽、同理心和說服力,以將資安融入企業文化。
CISO的挑戰與機遇
許多CISO仍習慣以技術術語溝通,這導致董事會難以理解資安的業務相關性。文章引用Living Security執行長Ashley Rose的觀點,強調
CISO需要成為「翻譯者、協作者和策略家」,將抽象的技術威脅轉化為具體的業務影響。例如,當CISO展示詳細的漏洞掃描報告時,非技術背景的董事會成員可能感到困惑,進而失去對資安議題的關注。相反,CISO應聚焦於業務優先事項,如客戶信任、合規性或增長,並通過清晰的語言和指標,說明資安措施如何支持這些目標。
此外,
隨著監管環境的變化,董事會對網路風險的責任日益增加。例如,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於2023年推出的網路安全披露規則要求企業公開重大網路事件,這進一步凸顯了資安治理的重要性。
CISO必須提供透明的風險洞察,展示投資如何有效彌合風險差距,並確保資安策略與業務目標保持一致。
將資安融入企業文化
文章強調,
網路安全應成為企業文化的核心,而非僅僅是合規性要求。Ashley Rose指出,無論是前台員工還是董事會成員,每個人都應了解其行為如何影響資安。例如,員工點擊釣魚郵件可能導致數據洩露,而董事會的決策失誤可能導致未修補的漏洞被利用。通過培養資安意識文化,企業可將員工轉化為第一道防線,而非安全負擔。實現這一目標需要CISO採取以下策略:
- 策略對齊:將資安措施與業務優先事項(如客戶信任或合規性)掛鉤。例如,展示如何修補漏洞能降低客戶數據洩露的風險,從而保護品牌聲譽。
- 風險旅程:定期更新行業威脅態勢,展示內外部風險的現狀。例如,分享近期勒索軟體攻擊的案例,強調企業的防禦措施。
- 清晰指標:提供易於理解的定性和定量數據。例如,使用圖表展示資安投資如何降低攻擊成功率,或展示員工培訓如何減少釣魚攻擊的點擊率。
這些策略不僅幫助董事會理解資安的重要性,還能激發知情的決策,
將資安視為戰略資產而非成本中心。
治理而非工具堆疊
Dark Reading另一篇文章《Cybersecurity’s Future Is All About Governance, Not More Tools》補充了這一觀點,指出
資安的未來在於治理而非工具堆疊。根據Panaseer報告,2022年企業平均部署76種資安工具,但這種工具導向的做法導致工作流程碎片化、技術利用不足和回報遞減。NIST於2024年將「治理」功能加入其網路安全框架,強調主動管理和問責制的重要性。
CISO需要建立與業務目標、監管要求和行業標準對齊的框架,確保及時有效的決策。 例如,CISO應定期評估現有資源,優先處理高影響風險,並確保資安策略與業務優先事項同步。Gartner分析師Pete Shoard在2024年報告中建議,通過按業務目標分組風險暴露,CISO可提供趨勢報告,展示資安措施對關鍵業務領域的直接影響。這種方法不僅提升董事會的理解,還增強資安在企業決策中的價值。
實際案例與教訓
文章中提到的案例進一步說明了網路風險的業務影響。例如,2025年日本企業因未能及時修補Ivanti漏洞,持續受到中國駭客的攻擊,顯示配置管理的重要性。 同樣,Dark Reading報導的XSS論壇被執法機關打擊後以暗網鏡像回歸,凸顯了網路犯罪的持續威脅。 這些案例表明,CISO需要將技術威脅轉化為業務風險的語言,例如解釋未修補漏洞可能導致的財務損失或聲譽損害。此外,中國推出的國家網路ID系統引發隱私爭議,顯示資安政策如何影響公眾信任。
CISO需要與法務部門合作,確保企業在遵守監管要求的同時,保護用戶數據隱私。
行動建議
為有效將網路風險傳達給董事會,CISO可採取以下行動:
- 採用業務語言:避免技術術語,使用業務影響的語言,如「數據洩露可能導致客戶流失率增加20%」或「資安投資每年可節省100萬美元的潛在損失」。
- 建立跨部門合作:與財務、人力資源和法務部門合作,確保資安融入各部門流程。例如,與財務部門討論資安投資的ROI,與人力資源部門制定員工培訓計畫。
- 提供視覺化指標:使用圖表和數據視覺化工具展示資安進展,例如漏洞修補率或員工培訓完成率。
- 定期更新風險態勢:每季向董事會報告當前威脅態勢,結合行業案例和企業內部數據,展示資安措施的成效。
- 培養資安文化:通過定期的員工培訓和模擬釣魚攻擊,提升全體員工的資安意識,將其轉化為安全資產。
- 強化治理框架:參考NIST、ISO/IEC 27001等標準,建立正式的配置管理和風險治理流程,確保記錄和審計的可追溯性。
- 關注監管變化:密切關注SEC等機構的資安披露要求,確保董事會了解其法律責任。
結論
將網路風險轉化為董事會語言是CISO的關鍵任務。通過策略對齊、風險旅程和清晰指標,CISO不僅能提升董事會對資安的理解,還能將資安融入企業文化和治理框架。Dark Reading的文章強調,
成功的CISO不僅是技術專家,更是翻譯者和策略家,通過將技術威脅與業務成果連繫起來,推動企業向前發展。在當前威脅環境和監管壓力下,CISO必須採取主動、透明的溝通策略,確保網路安全成為企業成功的核心支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