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閉選單
ENISA發布《健康產業資安衛生手冊》:強化醫療機構資安韌性與風險管理

歐盟網路安全局(ENISA)於2025年9月正式發布《Cyber Hygiene in the Health Sector》資安衛生手冊,旨在協助醫療機構提升資安防護能力、管理風險、保護病患資料,並強化整體韌性。此手冊是歐盟健康行動計畫(EU Health Action Plan)的一部分,針對大型醫院、中小型診所、基層醫療機構等不同規模的健康服務提供者,提供可操作的資安建議。


發布背景與產業挑戰

根據ENISA的威脅情勢報告,醫療產業是遭受網路攻擊最嚴重的領域之一,佔所有通報事件的53%。NIS投資調查顯示,80%的醫療機構表示其資安事件超過六成與軟硬體漏洞有關。ENISA的NIS360報告更指出,健康產業的資安成熟度與其關鍵性存在明顯落差,亟需強化指引與支援。

歐盟近期也推出多項相關法規,包括醫療器材法(MDR)網路韌性法(CRA)歐洲健康資料空間法(EHDS),並於2025年初啟動「醫療機構資安行動計畫」,由ENISA負責執行多項任務與資源配置。


手冊內容重點

ENISA手冊提供一系列簡明易行的資安衛生措施,涵蓋以下六大面向:

1. 系統與設備安全
  • 建立完整的ICT資產清冊,定期盤點硬體、軟體與醫療設備
  • 停用不必要的埠口與服務,移除未使用軟體,變更預設密碼
  • 採用「最小權限原則」,限制使用者存取權限
  • 實施多因素驗證(MFA),特別是網路可存取系統

2. 補丁與弱點管理

  • 所有設備應安裝最新安全更新,無法更新者需隔離處理
  • 啟用自動更新功能(非關鍵系統)
  • 定期掃描未修補漏洞與過時軟體
  • 僅允許授權應用程式執行,部署惡意程式防護工具

3. 網路防護與通訊安全

  • 採用安全通訊協定,實施網路分段
  • 24小時監控網路流量,啟用垃圾郵件與釣魚過濾
  • 使用Web應用程式防火牆(WAF)與DDoS防護服務
  • 遠端存取需搭配VPN與MFA,無線網路採最新加密標準

4. 行動裝置與資料保護

  • 啟用裝置遺失時的遠端清除功能
  • 強制裝置閒置30秒自動鎖定,並加密儲存與傳輸資料
  • 僅允許安裝核准應用程式,清除瀏覽器與應用程式快取
  • 建立資料分類與標記制度,實施元資料清理流程

5. 備份與災難復原

  • 至少保留一份離線或抗勒索備份
  • 定期測試備份還原流程,執行完整性檢查
  • 備份資料應考量保存期限與法規要求
  • 資料中心需納入火災、洪水與電力中斷等情境規劃

6. 事件應變與協作機制

  • 建立資安事件應變流程,明確分工與聯絡管道
  • 定期進行弱點掃描與滲透測試
  • 與供應商、資安服務商、其他醫療機構建立協作關係
  • 發生重大事件時,應通報國家CSIRT或主管機關,並依指示處理

產業合作與資源投入

這份手冊於第十屆ENISA eHealth資安會議中正式發布,該會議由ENISA與羅馬尼亞國家資安總局(DNSC)、歐洲資安能力中心(ECCC)共同舉辦,匯聚歐洲各地醫療資安專家與政策制定者,交流最佳實務與法規趨勢。此外,歐盟委員會已與ENISA簽署3600萬歐元協議,成立「歐盟資安儲備隊」(EU Cybersecurity Reserve),由數位歐洲計畫(DEP)資助,強化歐盟與成員國的資安韌性。

結語與建議

ENISA的《健康產業資安衛生手冊》不僅是技術指引,更是提升醫療機構資安文化與韌性的關鍵工具。面對日益頻繁的勒索攻擊與資料外洩風險,企業應主動導入手冊建議,強化資安治理、教育訓練與跨部門協作,以保障病患資料與醫療服務的持續性。


資料來源:https://industrialcyber.co/medical/enisa-publishes-cyber-hygiene-handbook-to-help-healthcare-providers-manage-risks-protect-data-build-resilience/

 
歐盟網路安全局(ENISA)於2025年發布《健康產業資安衛生手冊》,提供醫療機構六大資安防護建議,涵蓋設備安全、漏洞管理、通訊防護、資料保護、備份機制與事件應變,協助提升資安韌性與風險管理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