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導摘要
為了應對日益嚴峻的網路威脅,歐盟委員會與歐盟網路安全局(ENISA)簽署了一項價值3,600萬歐元的協議,以成立和管理「歐盟網路安全儲備金」。這項由《數位歐洲計畫》(Digital Europe Programme)資助並納入《網路團結法案》(註)的重大舉措,旨在建立一個由預先簽約的私營部門專家組成的服務體系,以便在歐盟會員國、機構、機關及與《數位歐洲計畫》相關的第三國面臨重大或大規模網路事件時,能夠迅速提供支援。此舉不僅是歐盟在網路安全領域的一次重要實踐,更彰顯了其將網路安全提升至戰略高度的決心。這筆為期三年的資金將用於採購緊急應變服務,並透過ENISA進行管理,確保資源能夠被有效率地部署,以應對從防禦到復原的整個危機生命週期。
註:《網路團結法案》(Cyber Solidarity Act)是歐盟為強化其整體網路安全防禦能力,以應對大規模或跨國界網路威脅而提出的一項重要立法。此法案的核心理念是將網路安全視為一個集體責任,強調會員國、機構與關鍵基礎設施營運者之間的團結合作。
背景:應運而生的《網路團結法案》
全球地緣政治的緊張局勢與數位化轉型的加速,使得網路威脅的性質與規模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從國家級的網路攻擊到針對關鍵基礎設施的勒索軟體,網路事件的影響已超越單一實體或國家的範疇,成為一種可能危及社會穩定與經濟運作的系統性風險。在此背景下,歐盟意識到單靠各會員國各自為政已不足以有效應對。因此,《網路團結法案》應運而生,其核心目標是透過建立一套涵蓋「準備」、「偵測」、「回應」與「復原」的綜合機制,來提升整個歐盟的網路安全韌性。該法案的關鍵組成部分之一,便是今日所討論的「歐盟網路安全儲備金」。
歐盟網路安全儲備金的運作模式與核心功能
「歐盟網路安全儲備金」的核心理念是將網路事件應變服務視為一種可預先準備的戰略資產。與傳統的軍事或物理儲備金不同,這個儲備金由來自私營部門的「值得信賴的服務提供商」所構成。這些服務商將透過公開招標程序被ENISA選定和簽約,確保其技術能力和可靠性。這項儲備金的運作將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關鍵層面:
1. 應急回應與復原支援: 當歐盟會員國、機構或相關實體遭遇重大網路攻擊時,可以向ENISA提出請求。ENISA將迅速啟動儲備金,指派合適的專家團隊提供現場或遠程的技術支援,協助受影響實體進行事件回應、鑑識調查、惡意軟體清除以及系統復原等工作。這種機制確保了受害者不必從頭尋找服務供應商,大大縮短了應變時間。
2. 強化預防與準備能力: 儘管儲備金主要用於事後應變,但其存在本身也具有強大的預防作用。法案規定,如果預先承諾的服務未用於應變,可以轉化為與事件預防和準備相關的服務。這鼓勵了持續性的準備工作,例如進行定期的演習、漏洞掃描和安全評估。此外,儲備金的專家也將協助各實體強化其網路安全體系,從源頭上減少潛在的威脅。
3. 跨國協調與資訊共享: 儲備金的建立將進一步深化歐盟內部的網路安全合作。ENISA作為管理者,將成為各方溝通的中心,確保事件發生時,資訊能夠在會員國之間有效共享,避免重複工作。這有助於建立一個更為統一和協調的網路安全生態系統。
4. 促進市場發展與產業創新: 歐盟網路安全儲備金的實施也將對歐洲的網路安全產業產生正面影響。透過公開採購程序,小型和新創的網路安全企業有機會參與到國家級的應變任務中,這不僅為他們帶來了新的商業機會,也激勵了整個產業在技術研發和服務品質上的提升。這項投資將有助於強化歐盟在數位經濟領域的競爭力。
ENISA的角色:從政策制定者到執行者
歐盟委員會選擇ENISA來管理這筆資金,充分顯示了對其專業能力的信任。ENISA長期以來在歐盟網路安全領域扮演著核心角色,其職責涵蓋了政策建議、威脅情報分析、最佳實踐指南發布以及跨國合作協調等。透過這項新任務,ENISA的角色從原來的「顧問」和「協調者」進一步延伸至「執行者」和「管理者」。它將負責以下具體任務:
採購服務: ENISA將發起公開招標,選擇合格的私營部門服務提供商,並與其簽訂服務合同。
評估請求: 當會員國或相關實體提出支援請求時,ENISA將評估其緊急程度和需求,並決定是否啟動儲備金。
部署資源: 一旦請求獲批,ENISA將迅速調度預先簽約的專家團隊,確保他們能在最短時間內到達現場或提供遠程協助。
對台灣應用軟體產業的啟示
雖然「歐盟網路安全儲備金」是歐盟內部的舉措,但其背後的思維模式和運作機制對全球各地的企業和政府都具有重要的啟示意義,特別是對於像台灣這樣以高科技產業為主的經濟體。
首先,應變能力即是核心競爭力。 歐盟的舉措提醒我們,在日益數位化的時代,單純的防禦已不足夠。企業和政府必須建立起強大的應變與復原能力,這包括事先制定應急計畫、定期進行演習、並與外部專業服務提供商建立合作關係。對於台灣的應用軟體公司而言,這意味著不僅要專注於軟體本身的安全性,更要提供能夠在客戶遇到問題時迅速支援的服務。
其次,公私夥伴關係是關鍵。 歐盟模式成功地將政府的戰略需求與私營部門的技術能力結合起來。台灣的應用軟體或網路安全公司也可以積極尋求與政府或關鍵基礎設施運營商的合作機會,共同建立類似的應變機制。這不僅能為企業帶來新的業務成長點,也能為整個社會的網路安全做出貢獻。
第三,合規性與國際標準的重要性。 歐盟的《網路團結法案》和相關法規(如NIS2指令)將成為進入歐洲市場的企業必須遵守的標準。台灣的應用軟體公司如果希望拓展歐洲市場,必須提前了解並符合這些法規的要求,將網路安全內建於產品設計中。
總結來說,歐盟網路安全儲備金的建立,不只是一筆資金的投入,更是歐盟在網路安全治理模式上的一次重大創新。它將「團結」的概念從地緣政治延伸到數位領域,並透過公私夥伴關係,為應對未來的網路威脅提供了一個可持續的解決方案。這對全球,特別是台灣的科技產業而言,是一次寶貴的學習機會,值得我們深入研究與借鑒。
資料來源:https://industrialcyber.co/nis2/eu-enisa-launch-e36-million-cybersecurity-reserve-to-tackle-cyber-incidents-under-cyber-solidarity-act/
探討歐盟與其網路安全機構ENISA,如何簽署一項價值3,600萬歐元的協議,根據《網路團結法案》(Cyber Solidarity Act)成立「歐盟網路安全儲備金」(EU Cybersecurity Reser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