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rtner指出2025年企業風險趨勢與重點方案
根據Gartner最新公布的《2025年第二季新興企業風險調查》,全球企業面臨的最大挑戰不再只是技術問題,而是AI治理、資料誤用與信任管理等結構性風險。這份報告由248位風險專業人士參與調查,揭示企業在面對快速變動的科技與社會環境下,必須重新思考風險管理策略。
Gartner指出,生成式AI風險管理不足首次登上企業風險排行首位,反映出企業對於AI技術導入雖高度興奮,但缺乏清楚治理與風險評估機制。資料誤用與資料治理薄弱則名列第二,顯示企業面對越來越嚴格的監管要求與用戶隱私意識高漲時,仍缺乏完善的資料使用政策。第三大風險則是客戶與員工對企業信任的崩潰,其背後關鍵在於科技濫用與透明度不足。
這些風險不只影響資安,更牽動企業的營運、品牌與法律責任。企業若未針對AI透明性、資料處理與倫理制定明確標準,未來可能面對嚴重的信任危機、法規違規罰款甚至投資人撤資。此外,來自內外部的壓力將迫使企業改變內部決策邏輯,從「效率優先」轉向「風險優先」。
Gartner建議企業應優先建立AI治理架構,包含模型審查、使用限制、風險通報與道德審查程序。資料使用上則需落實分類、加密與存取控管,並建立資料倫理審議機制。同時,透明與溝通應成為企業文化的一部分,讓內部員工與外部客戶都能理解企業在數位轉型中的決策依據與保護承諾。
Gartner報告提醒企業:風險管理的重心正在從技術防禦轉向策略治理。台灣企業在快速導入AI與數據應用的同時,也需同步建立清晰的道德標準與風險框架,才能在未來市場中贏得信任與永續競爭力。
資料來源:https://www.helpnetsecurity.com/2025/08/04/gartner-emerging-enterprise-risk-2025/
Gartner公布2025年十大新興企業風險,生成式AI、資料誤用與信任崩潰名列前三,突顯企業在科技應用與道德治理間的雙重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