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閉選單
駭客公開假冒 Dell 資料混淆視聽,資安社群警覺升高
根據《SecurityWeek》報導,近日一群駭客於暗網上聲稱公開從科技大廠 Dell 竊取的數百萬筆客戶資料,試圖製造「重大資料外洩」的恐慌。然而,經資安社群與專家調查,該批資料大多為舊資料、公開來源或經過偽造,並非真實的 Dell 系統入侵所造成的外洩事件。
 
這起事件的關鍵在於,駭客雖未提供直接的入侵證據,卻在駭客論壇上大張旗鼓發布所謂「Dell 客戶名單」及相關資訊,並聲稱資料包含姓名、地址、裝置編號與支援記錄等敏感資訊。這類行為引發外界對 Dell 系統安全的疑慮,也造成部分用戶不安。
然而,數位鑑識分析結果指出:
  1. 所公開資料中大量重複或來自過去的公開資料集;
  2. 多筆資料格式不符 Dell 系統邏輯,存在資料不一致性;
  3. 並無有效憑證能證明駭客入侵 Dell 伺服器或系統。
Dell 公司發言人則明確表示,並無發現異常入侵事件,內部也未觀察到有任何資料從官方伺服器外洩。資安分析師指出,這類「假冒資料外洩」策略正成為駭客新手法,其目的是混淆公眾視聽、吸引媒體關注,甚至操控特定公司的聲譽與股價。此外,駭客也可能藉由此種假資料操作,誘使網友下載含有惡意軟體的樣本,或進一步展開社交工程攻擊,例如向受害公司客戶發送釣魚郵件,以驗證帳號密碼等手段進行真正的後續入侵。
 
專家提醒,未來類似假資料攻擊事件將日益頻繁,企業與用戶應特別留意以下事項:
  1. 官方確認為準:若收到資料外洩通知,務必核實官方公告與第三方報導;
  2. 防範社交工程攻擊:勿輕信以資料外洩為名的釣魚郵件或簡訊;
  3. 加強帳戶防護:啟用雙因素認證(2FA)、定期更換密碼;
  4. 對外發聲策略:企業若遭誣指外洩,需及時澄清與資訊揭露,以避免信任危機。
此事件亦再次提醒供應鏈中各企業單位,除了防範技術性入侵,亦需因應「假訊息型資安事件」,避免因駭客混淆手段而造成公眾誤解與名譽損害。
 
資料來源:https://www.securityweek.com/hackers-leak-fake-dell-da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