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6日,荷蘭皇家航空(KLM)確認其顧客資料因第三方系統漏洞而遭到洩漏,影響範圍包括其忠誠計畫「Flying Blue」的會員資料。此事件由一家與KLM合作的第三方客戶服務平台的安全漏洞所引發,未經授權的第三方成功存取了部分顧客資料。根據KLM的聲明,此次洩漏涉及的資料包括顧客的姓名、聯繫方式(電話號碼、電子郵件地址)、Flying Blue會員編號及會員等級,以及先前與客服互動的電子郵件主旨。幸運的是,核心系統未受影響,且敏感資訊如信用卡資料、護照號碼、密碼及航班資訊未被洩漏。
KLM迅速與第三方平台合作,採取措施遏制漏洞並加強系統安全,防止類似事件再次發生。此外,KLM已依據歐盟資料保護法規,向荷蘭資料保護局(Autoriteit Persoonsgegevens)通報此事件;其姊妹公司法國航空(Air France)亦向法國資料保護機構CNIL報告。
此次事件凸顯了航空業對第三方服務供應商的依賴所帶來的風險。專家指出,儘管洩漏的資料相對有限,仍足以讓駭客利用這些資訊進行釣魚攻擊或社交工程詐騙。例如,攻擊者可能冒充KLM代表,發送看似可信的電子郵件或電話,誘導顧客提供更多個人資訊。KLM建議顧客對任何要求採取緊急行動或提供個人資訊的訊息保持警惕,並透過官方管道驗證其真實性。
資安專家布萊恩·坎寧安(Bryan Cunningham)表示,此事件顯示航空業仍是駭客的主要目標。建議受影響的顧客立即更改帳戶名稱及密碼,並啟用多重身份驗證(MFA)。若KLM尚未提供此功能,應盡快新增以提升安全性。此外,顧客應考慮使用信用監控服務,以防身分盜用風險。坎寧安強調,企業應對基本個人資料(如姓名和電子郵件)進行加密,並定期進行滲透測試以發現潛在漏洞。
KLM並非首家因第三方漏洞而遭遇資料洩漏的航空公司。2025年6月,澳洲航空(Qantas)也因類似問題導致約600萬顧客資料外洩,顯示航空業普遍面臨的供應鏈安全挑戰。美國聯邦調查局(FBI)警告,駭客團體如「Scattered Spider」正積極利用社交工程技術攻擊航空相關IT系統。
企業應採取實施零信任安全原則,確保所有存取行為均需嚴格驗證;其次,定期培訓員工以識別社交工程攻擊;最後,投資於AI驅動的即時威脅檢測系統,以快速發現異常行為。顧客則應保持警覺,避免點擊不明來源的連結或下載附件,並定期檢查帳戶活動。此次事件提醒我們,數位時代的資料安全至關重要。
資料來源:https://hackread.com/klm-customer-data-breach-linked-third-party-system/
KLM 因第三方系統遭未授權存取,導致姓氏、聯絡資訊與 Flying Blue 會員資料外洩,雖未涉及信用卡與護照等敏感資料,但仍可能助攻詐騙郵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