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閉選單
為什麼被忽視的資產是攻擊者最喜歡尋找的隱藏威脅

在數位化浪潮下,企業的資產範圍日益複雜,然而,許多隱藏在角落的「被忽視的資產」正悄然成為網路安全的最大漏洞。這些資產往往不在主流監控範圍內,卻仍連接到企業網路或持有敏感資料,形成「隱形攻擊面」。美國網路安全與基礎設施安全局(CISA)發布的《CISA’s Cybersecurity Strategic Plan 2023–2025》也明確強調,企業應加強對「影子 IT」與「被遺忘資產」的管理,突顯其風險的急迫性。

在這段 Help Net Security 影片中, Orca Security的技術佈道師 Tim Chase探討了最容易被忽視的網路安全風險之一:被忽視的資產。從被遺忘的雲端資源、過時的 OT 系統,到過期的網域名稱和廢棄的存儲,這些隱藏的漏洞悄無聲息地擴大了攻擊面。Tim Chase 指出,許多企業在資安策略中忽略了「被遺忘的資產」,這些資產成為攻擊者最容易滲透的入口。這些資產包括:
(1)    被遺忘的雲端資源(如未使用的 VM、未關閉的 S3 bucket)
(2)    過時的 OT 系統(操作技術設備)
(3)    過期的網域名稱
(4)    廢棄的儲存空間或備份資料

這些資產的風險在於,它們通常不在企業的常規資安掃描與管理流程中,因此其漏洞與配置錯誤可能長時間未被發現,給予攻擊者充足的利用空間。無論是舊有的備份伺服器、測試環境中遺留的虛擬機,或是已過期但未刪除的網域名稱,都可能成為通往核心系統的後門。

如何辨識與管理這些資產?Tim 提出三大策略,協助企業提升能見度與治理能力:

(1)    全面性資產盤點與可視性提升 使用雲端原生工具或第三方平台(如 Orca Security)進行資產掃描。 建立資產分類與標籤制度,區分活躍與非活躍資源。 整合 OT 與 IT 資產管理,避免孤島式管理。

(2)    資產生命週期管理 為每項資產建立「出生到死亡」的管理流程。 定期審查資產使用狀況,淘汰不必要的資源。 設定自動化機制,清除過期或閒置資源。

(3)    治理與責任歸屬 明確資產擁有者與管理責任人。 建立跨部門協作機制,確保資安與營運目標一致。 將資產風險納入企業風險管理架構。

總結而言,忽視資產管理所帶來的潛在風險遠超乎想像。企業必須正視並將其納入資安策略的核心環節,透過全面的可視性、嚴謹的生命週期管理與明確的治理框架,才能有效堵住這些隱藏的漏洞,從而保護企業免受日益猖獗的網路威脅。


資料來源:https://www.helpnetsecurity.com/2025/09/15/neglected-assets-cybersecurity-risk-video/
探討企業網路安全中最容易被忽略的風險:「被忽視的資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