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點擊劫持與密碼管理器的安全挑戰
密碼管理器被廣泛視為保護網路帳戶安全的關鍵工具。然而,一項針對多款熱門密碼管理器瀏覽器擴充功能的測試研究發現,它們普遍容易受到一種稱為「基於 DOM 的擴充功能點擊劫持」(DOM-based Extension Clickjacking)的攻擊。這種攻擊利用了網頁瀏覽器與擴充功能之間的互動漏洞,能欺騙使用者在不知情的情況下,點擊惡意網頁上隱藏的元素,進而導致密碼管理器自動填充並洩漏敏感資訊,包括登入憑證、信用卡資訊及雙因素認證(2FA)代碼。
一、攻擊機制深度解析
點擊劫持攻擊的核心在於「使用者介面重繪」(UI Redressing)。攻擊者創建一個惡意網站,並在其中嵌入一個透明、不可見的 iframe 框架,將其精準地疊加在一個看似無害的元素(例如「關閉」、「同意條款」或任何按鈕)之上。當使用者點擊這個無害元素時,其點擊動作實際上會被劫持,作用於隱藏在下方的 iframe 內的惡意表單。
在此次針對密碼管理器的攻擊中,攻擊者利用了密碼管理器的自動填充功能。當使用者被誘騙點擊時,密碼管理器會將儲存的憑證自動填入到隱藏的惡意表單中。由於某些密碼管理器在自動填充時不僅會考慮主域名,也包含子域名,攻擊者只需在具備跨站指令碼(XSS)或其他漏洞的子域名上設置陷阱,就能以一次點擊的代價,竊取使用者儲存的所有相關資料,甚至包含與該域名不直接相關的個人資料和信用卡資訊。
二、使用者層面的防護措施優化
為了有效抵禦這類攻擊,使用者應採取多層次的防護策略:
- 停用自動填充功能: 這是最直接且最有效的防護措施。使用者應在密碼管理器設定中停用自動填充功能。改為手動複製(Copy)和貼上(Paste)所需的憑證,雖然會增加操作步驟,但能確保資料僅在使用者明確控制下被輸入,從根本上避免因點擊劫持而導致的自動資料洩漏。
- 謹慎授權擴充功能: 對於基於 Chromium 的瀏覽器使用者,建議進入擴充功能設定,將密碼管理器對網站的存取權限設定為「點擊時」(on click)。這意味著擴充功能不會在使用者造訪網站時自動執行,而是需要使用者主動點擊擴充功能圖示後才能運作,從而限制了惡意網站利用其自動填充功能的可能性。
- 提高網頁安全意識: 始終保持警覺,尤其是在點擊看似可疑的彈出視窗、廣告或不尋常的連結時。確認網址是否正確,並留意網頁的顯示是否與預期相符。如果頁面有任何不尋常的透明或重疊元素,應立即關閉該頁面。
三、開發者層面的強化策略
密碼管理器與網站開發者應從根源上解決點擊劫持問題,並提升產品的整體安全性:
- 實施 X-Frame-Options 標頭: 網站開發者應在 HTTP 響應頭中加入
X-Frame-Options: DENY
或 SAMEORIGIN
。DENY
會完全阻止網頁被嵌入到任何 iframe 中,而 SAMEORIGIN
則允許同源網站的嵌入。這能有效防止惡意網站將目標頁面作為 iframe 進行劫持。 - 引入內容安全策略(CSP): 開發者應部署強化的 CSP,特別是
frame-ancestors
指令,來明確控制哪些網站可以嵌入他們的內容。這能提供比 X-Frame-Options
更細緻的粒度控制,從根本上杜絕不必要的框架嵌入。 - 優化自動填充機制: 密碼管理器開發者應重新設計其自動填充邏輯。一個更安全的做法是,自動填充功能應該嚴格地與頂層視窗(top-level window)的域名相關聯,而不是簡單地與 iframe 的域名匹配。此外,可以增加額外的使用者互動確認環節,例如在自動填充前彈出一個可見的確認對話框,以防止無感知洩漏。
- 實施框架破壞腳本(Frame-Busting Scripts): 在某些情況下,開發者可以在網頁的 JavaScript 中加入框架破壞腳本。雖然現代瀏覽器安全措施已使其效力減弱,但在某些特定場景下仍可作為額外的防護層。
結論
點擊劫持對密碼管理器帶來的威脅,突顯了僅依賴單一安全工具是不夠的。這場安全攻防戰需要使用者與開發者共同努力。使用者應養成良好的安全習慣,並適時調整安全設定;而開發者則必須持續強化產品底層的防禦機制,從源頭上堵截攻擊向量。唯有透過使用者意識提升與技術防護革新雙管齊下,才能有效捍衛數位資產的隱私與安全。
參考資料:
- https://www.securityweek.com/password-managers-vulnerable-to-data-theft-via-clickjacking/
- https://thehackernews.com/2025/08/dom-based-extension-clickjacking.html
- https://marektoth.com/blog/dom-based-extension-clickjacking/
解析密碼管理器所面臨的點擊劫持漏洞,並提供使用者與開發者應對此類威脅的具體策略與優化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