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閉選單
攻擊者愈來愈仰賴生成式AI工具發動遠端工作攻擊

愈來愈多的資安研究和威脅情報報告指出,駭客和惡意攻擊者正大量運用ChatGPT等生成式AI工具,使其攻擊手法變得更為快速、自動化且難以防範。這些工具賦予了駭客前所未有的能力,能以更低的技術門檻和成本,發動大規模且高度客製化的攻擊。特別是在遠距工作模式普及的當下,這種威脅正對企業的資安防護構成嚴峻的新挑戰。

首先是惡意程式碼的生成與變種,過去駭客需要具備深厚的程式編寫能力,但現在AI可以協助他們快速生成多樣化的惡意程式碼,包括勒索軟體、後門程式等,甚至能為這些程式碼加入變種,使其能更有效地規避傳統的資安防護軟體。其次是大規模的社交工程與網路釣魚,AI能夠在極短時間內生成語法流暢、高度可信的釣魚郵件或社交媒體訊息,並能針對不同目標群體進行客製化,這使得員工更難以辨識,大幅提升了攻擊的成功率。最後是威脅情報的濫用,駭客利用AI分析公開的資安報告與漏洞資料庫,快速找出企業環境中的潛在弱點,從而縮小攻擊範圍,提高攻擊的效率與精準度。

當駭客運用AI技術發動攻擊時,企業所受到的影響將更為嚴重。惡意程式碼的快速生成和變種,使得企業的傳統防毒軟體與入侵偵測系統難以有效應對,可能導致資料外洩、系統癱瘓或鉅額的勒索贖金。高度客製化的網路釣魚攻擊,則會增加員工受騙的機率,導致憑證被盜用,進而開啟了內部網路的大門,使駭客得以橫向移動。此外,由於攻擊變得更為隱蔽且自動化,資安團隊需要投入更多的時間與資源進行調查與應對,這不僅會增加營運成本,也可能因應變不及而造成更大的損害。對於依賴遠距工作的企業,員工在家中較弱的網路環境,更容易成為這些精準攻擊的突破口。

應強化威脅情報與監控能力,企業需採用結合AI的資安工具,來分析與識別AI生成的惡意程式碼與異常行為模式。其次,升級員工資安意識培訓,培訓內容應涵蓋如何辨識AI生成的、極度逼真的釣魚郵件和社交工程手法,並建立明確的通報流程。第三,實施更嚴格的存取控制與驗證機制,不外乎就是強制員工使用多因素認證(MFA),並定期審查存取權限。最後,企業應建立多層次的資安防線,整合端點安全、網路安全與雲端安全解決方案,形成一個難以被單一攻擊手法攻破的整體防護網。

駭客已將AI視為強大的武器,使得傳統的資安防護面臨前所未有的考驗。這場技術競賽將持續下去,而企業若想在其中勝出,就必須改變思維,將AI不僅視為潛在威脅,更應善用其優勢,將其整合到資安防護體系中,以AI應對AI。同時,企業必須持續投資於員工的資安教育,因為在AI時代,人為判斷依然是最終且最關鍵的防線。只有技術與人為防護雙管齊下,企業才能有效應對這場由生成式AI所引發的新一輪資安挑戰。

資料來源:https://www.darkreading.com/remote-workforce/threat-actors-leaning-genai-tools
隨著生成式AI工具普及,駭客正利用其強大能力,發動更為精密且難以偵測的攻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