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閉選單
為什麼電子郵件安全需要 EDR 來超越預防
引言:電子郵件安全面臨的挑戰

當今數位化的商業環境中,電子郵件仍然是企業溝通與運作的核心,但同時也成為網路攻擊最主要的入口。傳統的電子郵件安全解決方案,例如安全電子郵件閘道器(SEGs)和內建的郵件過濾器,主要依賴於預防性措施,試圖在惡意郵件抵達收件者信箱前將其攔截。然而,隨著網路威脅的日益複雜化,例如商業電子郵件詐騙(BEC)、OAuth 權杖濫用和內部威脅,這些傳統工具已顯得力不從心。


從傳統防毒軟體到 EDR 的啟示

要理解電子郵件安全應如何進化,我們可以借鏡傳統防毒軟體(AV)的發展歷程。早期的防毒軟體主要基於特徵碼偵測,一旦發現惡意軟體的已知特徵,便直接予以攔截或清除。這種模式在面對多形變(polymorphic)惡意軟體時很快就失效了。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業界發展出了端點偵測與回應(Endpoint Detection and Response, EDR)解決方案。EDR 並沒有取代防毒軟體,而是作為其互補,提供更強大的功能,包括:

  • 可視性(Visibility):全面監控端點上的活動,了解事件發生的一切細節。
  • 行為偵測(Behavioral Detection):透過分析行為模式,偵測未知的威脅。
  • 鑑識(Forensics):提供詳細的日誌和數據,協助資安團隊追溯攻擊來源和路徑。
  • 補救工具(Remediation Tools):快速隔離受感染的設備,並修復損害。
EDR 的出現,讓資安防護從被動的「預防」轉變為更具彈性的「偵測、回應與修復」模型,大幅提升了整體資安防禦的韌性。
 
何謂「電子郵件的 EDR」?

文章提倡建立一個「後預防(post-prevention)」的電子郵件安全層,也就是一種「電子郵件的 EDR」。這並非要取代現有的郵件閘道器,而是要在其基礎上增加新的能力,以應對那些成功繞過傳統防禦的威脅。這種新的安全模式不再只專注於阻止威脅的進入,而是更著重於限制威脅在進入後所造成的影響。其核心功能應包括:

  • 全面可視性:不僅要監控郵件的傳輸過程,還要追蹤郵件在收件者信箱中的活動,例如郵件被開啟、連結被點擊、檔案被下載等。
  • ​​​​​​​存取控制與撤銷:一旦發現帳號被入侵,能夠立即撤銷駭客對郵件的存取權限,防止其進一步竊取資料。
  • 身分強化:透過分析用戶行為,一旦發現異常登入或活動,立即觸發警報,並強制進行額外的身分驗證,例如要求重新進行多重身分驗證。


「後預防」的安全層:可視性、取證與補救
一個完善的「電子郵件的 EDR」應該具備強大的取證和補救能力。想像一下,當一個帳號因點擊釣魚連結而受損後,傳統的安全閘道器無能為力。但如果具備「後預防」功能,資安團隊可以立即:
  • 可視化威脅範圍:快速識別駭客從受損信箱發送了哪些釣魚郵件,或存取了哪些敏感資料。
  • ​​​​​​​溯源與追蹤:詳細追溯駭客的行為路徑,例如他們如何利用受損信箱登入其他雲端應用,或試圖進行橫向移動。
  • 自動化補救:在發現威脅後,自動撤銷駭客的存取權杖、刪除所有由駭客發出的惡意郵件、甚至隔離受損帳號,防止其進一步擴散。

這種模式將防護的重點從「郵件傳輸」轉移到「郵件帳號」,能夠更有效地應對商業電子郵件詐騙和內部威脅等難以預防的攻擊。

將安全思維擴展至整個生產力生態系
駭客一旦成功入侵電子郵件帳號,這個帳號就成為了他們入侵企業整個 SaaS 應用生態系統(如 Microsoft 365 或 Google Workspace)的絕佳跳板。他們可以利用被盜的帳號權限,存取雲端文件、協作工具,甚至利用單一登入功能橫向移動到其他應用程式。這使得電子郵件安全不再僅僅是保護郵件本身,而是保護整個生產力生態系統的入口。因此,資安團隊必須將「電子郵件的 EDR」思維擴展到所有相關的雲端服務,建立一個涵蓋身份、設備、應用程式和資料的全方位防護網。
 
超越預防的未來防禦策略

單純依賴預防性措施的傳統防禦模式已無法應對日益複雜的威脅,業界需要學習 EDR 的成功經驗,建立一個超越預防的「後預防」安全層,透過增強可視性、取證能力和自動化補救機制,將防禦重點從「阻止」轉向「偵測與回應」。這種轉變不僅能夠更有效地保護電子郵件帳號,更能保護整個企業的雲端資產,確保在每一次攻擊發生時,都能將損失降到最低,並迅速恢復正常運作。


資料來源:https://www.bleepingcomputer.com/news/security/why-email-security-needs-its-edr-moment-to-move-beyond-prevention/
電子郵件安全面臨新挑戰,本文探討為何傳統預防措施已不足夠,並分析「電子郵件的 EDR」如何透過可視性、偵測與回應能力,建立超越預防的下一代資安防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