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閉選單
為什麼未受監控的 JavaScript 是假日期間最大的安全風險
摘要與研究引言

網路安全環境正在發生根本性的轉變。隨著企業不斷強化伺服器端(Server-side)的防禦,如部署網頁應用程式防火牆(WAF)、入侵偵測系統(IDS)和端點保護(EPP),攻擊者已將目標轉移至防禦的薄弱環節:使用者瀏覽器環境。未受監控的JavaScript,特別是來自第三方供應鏈的腳本,已成為最大的安全風險。在2024年假期季,Polyfill.io漏洞影響超過50萬個網站,思科Magecart攻擊瞄準購物者,導致攻擊次數激增690%。這些事件突顯了一個關鍵的疏忽:惡意程式碼在客戶端(Client-side)運行,可以直接竊取支付數據,而傳統的安全工具對此卻視而不見。

2024 年假期季,網站程式碼遭受了多起重大攻擊:Polyfill.io 漏洞影響了超過 50 萬個網站,9 月的思科 Magecart 攻擊則瞄準了假期購物者。這些攻擊利用了購物高峰期的第三方代碼和線上商店漏洞,導致攻擊次數激增690%。

面對即將到來的 2025 年假期,未受監控的 JavaScript 是一個關鍵的疏忽,它允許攻擊者竊取支付數據,而你的 WAF 和入侵偵測系統卻對此視而不見。

本報告將深入探討這種客戶端安全漏洞的範圍、分析其主要的攻擊向量(特別是E-skimming和供應鏈攻擊),並提出一套超越傳統邊界中心模式的綜合客戶端安全防禦策略,以確保數據在使用者瀏覽器內的傳輸安全。

 

客戶端安全漏洞的範圍與威脅情勢的轉變

隨著假日購物流量的增加,一個關鍵的薄弱環節仍然未被發現:瀏覽器環境,惡意程式碼隱藏在用戶設備中運行,竊取資料並繞過標準安全措施。最近的行業研究揭示了這個安全漏洞令人擔憂的範圍:

上述資料來自於IBM 2025 年資料外洩成本報告| Verizon 2025 年 DBIR 報告| Reflectiz 2025 年網路暴露狀況報告,這些統計數據凸顯了威脅情勢的根本轉變。隨著企業透過 WAF、入侵偵測系統和端點保護增強伺服器端防禦,攻擊者也開始瞄準瀏覽器環境,而傳統監控工具因某些原因而無法發揮作用。

客戶端安全漏洞的持續存在,是數據洩露成本高昂的重要原因。這揭示了安全防禦重心必須從邊界和伺服器轉移到數據最終被處理和互動的場所——瀏覽器。

 

傳統安全邊界防禦的局限性分析

WAF和IDS等傳統安全工具專注於網路層和應用程式層的入站請求,它們在瀏覽器環境中卻難以發揮作用,主要原因包括:

一、能見度受限(Limited Visibility)

伺服器端的監控工具無法觀察到JavaScript在使用者瀏覽器內的執行情況。WAF和網路監控解決方案只能看到請求進入和響應離開伺服器,但對於攻擊者在用戶瀏覽器內注入或執行的指令,以及客戶端腳本對文檔對象模型(DOM)的操縱行為,則完全缺乏可見性。

二、加密流量的阻礙(Encrypted Traffic)

現代網站(尤其是電子商務)幾乎都透過HTTPS進行加密傳輸。網路監控工具難以檢查傳輸到第三方網域(攻擊者伺服器)的數據內容。當惡意JavaScript從瀏覽器環境竊取支付數據並透過加密的HTTPS連線將其傳輸到外部伺服器時,WAF或IDS幾乎無法解讀並阻止此行為。

三、程式碼的動態性質(Dynamic Nature)

客戶端JavaScript的行為是高度動態的,它可以根據用戶的滑鼠點擊、輸入、時間或其他因素來修改自身行為。靜態分析對於此類動態、隱蔽的攻擊是遠遠不夠的。惡意腳本可以選擇在結帳頁面、在用戶輸入信用卡資訊的瞬間才啟動其惡意行為,進一步逃避傳統工具的檢測。

四、合規性漏洞(Compliance Gaps)

儘管如PCI DSS 4.0.1等法規已開始更加關注客戶端風險,但在客戶端數據保護方面的具體指導和執行標準仍相對有限。許多企業僅滿足於伺服器端的合規要求,而忽略了瀏覽器端的數據外洩風險。

 

客戶端主要攻擊向量的深度剖析

了解攻擊者在瀏覽器環境中如何運作,是建立有效防禦的基礎。客戶端威脅不再只是簡單的跨站腳本(XSS),而是形成了更複雜的攻擊向量。

一、E-skimming(Magecart)攻擊

這是客戶端最臭名昭著的威脅之一。Magecart攻擊涉及將惡意JavaScript注入電子商務網站,目的是竊取支付卡數據。

  • 實例與教訓: 2018年英國航空(British Airways)洩露事件中,攻擊者成功地將一段惡意腳本注入網站的結帳頁面。這段腳本在兩週內秘密運行,直接從結帳表格中收割了38萬名客戶的支付細節,隨後將其發送到攻擊者控制的伺服器,整個過程成功繞過了英航健壯的伺服器安全措施。

  • 作案手法: 攻擊者通常會先破壞一個常用的第三方腳本或直接破壞目標網站,然後注入代碼來監聽表單提交事件,在數據到達伺服器之前攔截數據。

二、供應鏈妥協(Supply Chain Compromises)

現代網站嚴重依賴第三方服務,包括分析平台、支付處理器、即時聊天小工具、廣告網路等。每個外部腳本都是一個潛在的單點故障和攻擊切入點。

  • 實例與教訓: 2019年的Ticketmaster數據洩露事件,就是因為攻擊者破壞了一個客戶支援聊天工具的第三方腳本,從而暴露了整個平臺的用戶數據。

  • Polyfill.io漏洞: 2024年,流行的Polyfill.io服務被駭客入侵,導致惡意程式碼被植入到超過50萬個依賴它的網站,進一步證明了單一第三方腳本的妥協可以造成巨大的連鎖反應。

三、影子腳本與腳本蔓延(Shadow Scripts and Script Sprawl)

許多組織對所有在其頁面上執行的JavaScript程式碼缺乏完整的可見性。腳本可以動態載入其他腳本,形成複雜的依賴關係網。這種「影子腳本」現象意味著未經授權或未經明確批准的程式碼正在運行,安全團隊對這些潛在的風險毫無知覺。https://www.google.com/search?q=%E7%A7%91%E5%A8%81%E7%89%B9%E9%9B%BB%E5%AD%90%E5%95%86%E5%8B%99%E7%B6%B2%E7%AB%99Shrwaa.com遭到的攻擊,即是惡意JavaScript文件在其他網站上感染和傳播的例證。

四、會話與Cookie操縱(Session and Cookie Manipulation)

客戶端攻擊可以攔截身份驗證令牌、操縱會話數據或從Cookie和本地儲存中提取敏感資訊。與會在網路日誌中留下痕跡的伺服器端攻擊不同,這些操作完全發生在使用者瀏覽器內部,使得偵測變得極為困難。Grelos skimmer變種攻擊透過在可信賴的電子商務網站上部署虛假支付表單,利用會話和Cookie操縱,專門針對黑色星期五和網路星期一前的購物者進行竊取。

 

假期季加劇風險的綜合因素

假期購物期(如黑色星期五、網路星期一)是客戶端威脅爆發的高峰期,這是由多重因素疊加造成的:

  1. 攻擊動機增加: 交易量的大幅增加創造了巨大的經濟誘因。在網路星期一,網路流量和潛在攻擊都會達到峰值。

  2. 程式碼凍結期: 許多組織在購物高峰期會實施開發凍結(Code Freeze),以維持系統穩定。這極大地限制了對新發現漏洞的快速響應和修復能力。

  3. 第三方依賴性擴張: 為了進行節日促銷,企業經常會整合額外的行銷工具、支付選項和分析平台,進一步擴大了攻擊面。

  4. 資源限制與縮減: 安全維運中心(SOC)的人員配備經常在假期和週末縮減,導致在攻擊最頻繁的時段,企業的監控和響應能力反而最弱。

 

實施有效的客戶端安全防禦策略

成功防禦客戶端威脅,要求企業必須超越傳統的邊界安全模式,採用更全面的方法。以下是應對措施的關鍵要素:

1. 部署內容安全策略(Content Security Policy, CSP)

CSP是瀏覽器內建的第一道防線,旨在限制瀏覽器可以執行哪些資源(腳本、樣式、圖片等)以及從何處載入這些資源。

  • 建議實踐: 應從「僅報告模式(report-only mode)」開始部署,以獲取腳本執行行為的可見性,而不破壞網站功能。

  • CSP陷阱與解決方案: 應避免添加'unsafe-inline'指令。正確的方法是使用Noncing(加密令牌)技術:為合法的內聯腳本生成一個單次使用的密碼學令牌,並在HTTP標頭中引用它,這允許經批准的腳本執行,同時阻止惡意注入的代碼。

2. 實施子資源完整性(Subresource Integrity, SRI)

SRI是一種安全功能,允許瀏覽器檢查從第三方伺服器載入的資源(例如,來自CDN的JavaScript檔案)是否在傳輸過程中被惡意篡改。

  • 運作原理: 透過在<script><link>標籤中添加一個加密雜湊值(Hash),瀏覽器會在執行腳本前計算其雜湊值,並與標籤中的預期雜湊值進行比對。如果不匹配,腳本將被阻止執行。

3. 定期進行腳本審計與清單管理

組織必須維護一份所有客戶端JavaScript的全面清單,包括第三方腳本和自定義腳本。清單應記錄腳本的業務目的、數據存取權限、供應商的安全實踐和漏洞修補程序,以及在供應商被入侵時的替代解決方案。

4. 部署專業的客戶端監控工具

傳統工具的盲點需要透過專門的客戶端監控解決方案來彌補。這些工具(如Web Exposure Management解決方案或Runtime Application Self-Protection, RASP)能夠在使用者瀏覽器內實時觀察JavaScript的執行情況,偵測到非預期的數據收集或傳輸、DOM操縱企圖、新載入或修改的腳本以及可疑的網路請求。

5. 制定客戶端事件響應程序

企業必須為客戶端事件(如Magecart攻擊或腳本供應鏈洩漏)制定專門的應對劇本,包括腳本隔離和移除的標準化程序、客戶溝通模板、供應商的緊急聯繫資訊和升級路徑,以及符合監管要求的通知流程。

 

實施挑戰與解決方案

實施客戶端安全策略會面臨一些不可避免的障礙,但透過周詳的計劃可以有效克服這些挑戰。

舊版系統相容性:實施CSP時,舊版腳本經常導致功能中斷。為此,建議企業應逐步實施CSP,從風險最高的頁面開始部署。在全面強制執行之前,應先使用CSP報告模式來識別所有有問題的腳本。另一種方案是考慮部署反向代理(Reverse Proxy),在不直接修改應用程式代碼的情況下注入安全標頭。

性能影響:任何安全措施都可能對性能產生潛在影響。為此,應在初期使用報告模式進行徹底測試。同時,應監控子資源完整性(SRI)檢查是否僅增加微小的性能開銷(通常每個腳本少於5毫秒)。在推出期間,持續追蹤實際用戶體驗指標,如頁面載入時間。

供應商阻力:許多攻擊來自於被入侵的第三方腳本,但供應商可能對新的安全要求表現出阻力。組織應在與供應商簽訂合約時,就將客戶端安全要求納入其中。應將這些要求視為保護雙方聲譽的手段,而非單純的IT開銷。企業需要維護一個供應商風險登記冊,追蹤其安全態勢,並記錄不願意合作的供應商,將其視為最高風險的依賴項。

資源限制:許多組織缺乏專門用於客戶端安全監控的人力。解決方案包括考慮尋求專業的託管安全服務,這些服務專門從事客戶端保護。對於預算有限的團隊,可以從免費的瀏覽器內工具和CSP報告分析儀開始。最關鍵的是要優先考慮自動化,用於腳本盤點、監控和警報。應規劃每月投入6到12小時進行初始設置和持續監控,或對於擁有50個以上第三方腳本的企業環境,每季度預算1到2天的時間進行全面審計。

組織支持:獲得高階主管層面的支持至關重要。企業應建立強有力的業務案例,將監控投資(年均約$10K-50K)與資料外洩的平均成本進行對比(Magecart攻擊平均3.9M)。重點強調,擁有專門客戶端監控的組織,偵測洩露的速度比行業平均快5.3個月(將7.5個月的偵測窗口縮短至2.2個月),這能夠顯著限制數據暴露和監管處罰。必須將客戶端安全視為保護收入,而非單純的IT成本,並在假期凍結期前獲得執行層的贊助,強調預防比在高峰期應對主動攻擊的干擾性小得多。

 

結論與未來展望

要想成功,就必須超越傳統的以邊界為中心的安全模式,採用更全面的方法,保護資料在任何地方的安全,包括使用者瀏覽器內的資料。

客戶端安全已不再是次要的顧慮,而是企業網站保護的基礎環節。隨著攻擊者不斷利用瀏覽器環境的盲點,組織必須積極調整其安全戰略。假期購物季提供了緊迫性和機遇:緊迫性在於必須在高峰流量到來之前解決這些漏洞;機遇則在於實施監控,以獲取對正常和可疑腳本行為的寶貴見解。只有做出這種轉變的組織,才能在假日購物期間保護他們的客戶,並為未來建立更具韌性的安全態勢。


資料來源:https://thehackernews.com/2025/10/why-unmonitored-javascript-is-your.html
 
分析了2024年Polyfill.io和思科Magecart等攻擊事件,詳細闡述傳統伺服器端防禦(WAF、IDS)在瀏覽器環境中失效的原因,並提出Content Security Policy (CSP)、Subresource Integrity (SRI)及專門的客戶端監控等綜合防禦策略,以應對日益嚴重的客戶端數據竊取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