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橫向標準:為什麼我們必須融合 ISA 99 和 ISA 84 來保護網路物理系統2025.10.15工控設施探討製程工業中網路安全與製程安全標準融合的必要性,分析以IEC 62443為代表的橫向標準在評估製程風險方面的局限性,並主張應建立垂直、融合的ISA 99 / ISA 84框架,以實現網路、自動化與製程安全措施的整合,確保營運完整性與安全。
當人工智慧代理加入團隊時:沒有人預料到的隱藏安全變化2025.10.15人工智慧探討自主型AI代理程式在企業環境中帶來的全新且隱藏的安全風險,分析其與傳統非人類身份(NHI)的本質差異,並提出追蹤所有權、運用意圖情境和預設唯讀權限等創新的身份管理與治理策略,以確保AI高速運作下的企業安全與可責性。
安全驗證:最大化安全投資報酬率的關鍵2025.10.15資安管理基於Picus Security白皮書的觀點,並結合業界領先的持續威脅暴露管理(CTEM)框架,深入分析現代企業在網路安全領域面臨的根本性挑戰:儘管在防禦技術上投入了巨額資金,但安全保障的有效性卻始終難以證明,導致投資回報率(ROI)低落。報告核心主張在於,唯有透過「安全驗證」(Security Validation)這一數據驅動的實踐,才能取代傳統的假設性保障,將資安防禦從理論部署轉化為持續可測量的保護能力,從而確保每一筆資安支出都能帶來實際的、可證明的價值,徹底解決資安投資的悖論。
從提示到協定:代理系統、MCP、Vibe 編碼和模式感知工具如何重塑軟體工程2025.10.15人工智慧探討四種正在徹底改變軟體開發流程的尖端模型:代理系統(Agentic Systems)、模型上下文協議(MCP)、氛圍編碼(Vibe Coding)和基於模式的編碼(Schema-Based Coding)。現代軟體工程面臨著情境切換耗時、跨平台整合複雜、需求溝通效率低下以及數據結構與應用邏輯不同步等核心挑戰。
關鍵基礎設施首席資訊安全官不能忽視「後台雜亂」數據2025.10.14工控設施分析關鍵基礎設施組織在國家級威脅(如Volt Typhoon)下,其營運技術(OT)以外的後勤數據與協作平台所面臨的巨大且未受監控的資安風險。
認識 Varonis Interceptor:AI 原生電子郵件安全2025.10.14資安管理分析Varonis Interceptor這款AI原生電子郵件安全解決方案,如何運用多層次、多模態AI分析技術,有效對抗由生成式人工智慧所催生、更具欺騙性的新型網路釣魚與商業電子郵件入侵(BEC)威脅。
將威脅情報和實踐訓練融入 ICS 網路安全意識,提升第一線韌性2025.10.13工控設施分析工業控制系統(ICS)網路安全意識如何擺脫傳統IT視角,透過整合威脅情報與實踐培訓,以應對國家級駭客的動能攻擊。
ISO 42001 AIMS導入與實作探討 – 組織全景分析2025.10.12人工智慧t初略解析 ISO 42001 AIMS 導入的關鍵節點。透過實際案例,瞭解如何進行 AI 組織全景分析 (Context Analysis),有效識別 AI 倫理、資安風險,並建立涵蓋 AI 生命週期的治理與監督迴路,確保您的 AI 應用符合國際標準與法規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