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安專案經理在事件驅動開發中的關鍵角色2025.07.26組織治理本文深入探討資安專案經理在事件驅動開發(IDD)模式下的核心職責與關鍵技能。了解IDD如何應對快速變遷的網路安全威脅,以及資安PM如何在事件響應、需求分析、風險管理和團隊協作中發揮關鍵作用。台灣應用軟件提供您在安全開發領域的專業見解。
人工智慧是否加劇心理健康問題?專家觀點與倫理考量2025.07.26人工智慧The Register 報導探討人工智慧(AI)是否加劇心理健康問題。台灣應用軟件整理專家觀點,深入分析AI如何透過社交孤立、不實比較、自主性侵蝕等機制影響心理健康,並探討相關倫理與監管挑戰。
AI開源模型的信任利用 — 無人關注的隱藏式供應鏈風險2025.07.26人工智慧趨勢科技報告指出,對開源AI模型的信任正被惡意利用,導致隱藏的供應鏈風險難以被傳統安全工具察覺。本報告深入解析AI模型供應鏈攻擊的機制,探討當前防禦盲點,並提出應用MITRE ATLAS、開發AI信任標準等創新策略,呼籲業界重新思考AI安全防禦,以應對這項無人關注的數位威脅。
參議員坎特威爾要求Mandiant提供記錄:擔憂Salt Typhoon仍潛伏在美國電信系統中2025.07.25組織治理參議員瑪麗亞·坎特威爾正施壓要求Mandiant提供記錄,以解決對中國Salt Typhoon網路間諜組織可能仍潛伏在Verizon和AT&T等美國電信系統中的擔憂,此舉旨在保護關鍵基礎設施免受情報收集和潛在破壞性攻擊。
歐洲數位主權轉型:Wire 執行長 Benjamin Schilz 談未來韌性架構2025.07.25組織治理本報告摘述 Wire 執行長 Benjamin Schilz 在 Help Net Security 採訪中論述歐洲以 Gaia‑X、AI 法規與開源架構推動數位主權的策略,並解析其對歐洲韌性及台灣應用軟體業的啟示與參考價值。
50 家公司在雲端身分安全上犯了哪些錯誤2025.07.25雲端環境本報告深入分析 Help Net Security 引用 Unosecur 針對 50 家企業所揭露的雲端身份控管缺失,平均每家高風險控管錯誤約 40 項,解析常見問題與改善建議,對台灣企業具實質參考價值。
為什麼我們必須超越工具和 CVE 來照亮安全盲點2025.07.25資安管理本報告探討 Help Net Security 關於攻擊面暴露管理(Attack Surface Exposure Management, ASEM)的深入分析,說明企業為何應跳脫僅依賴 CVE、工具及傳統防禦,而採用全方位偵測、風險上下文與持續管理策略,以強化實務資安防禦。